桌面點膠機通用操作指南和高級操作技巧
發布人:管理員 發布時間:2025-06-30
一、桌面點膠機通用操作指南
1. 安全操作規范
個人防護要求
必須佩戴防護手套、護目鏡和口罩,防止膠水接觸皮膚或濺入眼睛
如膠水接觸皮膚,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15分鐘以上
膠水濺入眼睛時,需持續沖洗并及時就醫
設備安全注意事項
確保設備接地良好,防止漏電風險
設備運行時嚴禁將手或其他物體伸入運動區域
禁止擅自更改設備參數或拆卸關鍵部件
設備應放置在平穩、干燥、通風良好的環境中,遠離火源
環境要求
工作區域應保持整潔,避免雜物影響操作
膠水儲存需避光防潮,溫度控制在15-25℃為宜
確保工作區域有良好的排風系統,特別是使用揮發性膠水時。
2. 設備結構與功能認知
核心組件介紹
點膠閥系統:
針閥:適用于低粘度膠水(如UV膠)
螺桿閥:專為高粘度膠水(如硅膠)設計
熱熔膠閥:用于熱熔膠點膠,需加熱裝置
供膠系統:
膠筒/膠瓶:容量從30ml到1L不等
壓力桶:用于大容量膠水供應
輸送管道:需定期檢查防止老化破裂
運動控制系統:
X/Y/Z三軸導軌:重復定位精度可達±0.02mm
伺服電機:控制運動速度和加速度
限位開關:確保運動范圍安全
人機界面:
觸摸屏:用于參數設置和程序編輯
物理按鍵:緊急停止、復位等功能鍵
狀態指示燈:顯示設備運行狀態。
3. 標準操作流程
操作前準備
設備檢查:
檢查各部件連接是否牢固
確認氣源壓力在0.4-0.6MPa范圍內
測試點膠閥開合是否順暢
材料準備:
選擇與產品要求匹配的膠水類型
準備合適規格的點膠針頭(常用18G-25G)
準備清洗溶劑(如酒精、丙酮)
參數預設:
根據膠水特性設置氣壓和出膠時間
設定點膠路徑和運動速度
輸入產品尺寸和點膠位置坐標。
點膠操作步驟
開機啟動:
接通電源,等待系統自檢完成
回機械原點,確保坐標系準確
程序調用:
從存儲器中選擇對應產品的點膠程序
檢查程序參數是否符合當前要求
膠水填充:
將膠水裝入膠筒,避免混入氣泡
進行排膠操作,直到膠水穩定流出
試運行:
在不放產品的情況下運行程序
觀察點膠軌跡和出膠量是否準確
正式生產:
放置工件,確保定位準確
啟動自動點膠循環
首件檢查合格后批量生產。
4. 日常維護與故障處理
常規維護項目
每日維護:
清潔設備表面和工作臺
檢查氣路有無漏氣
清點膠針頭是否堵塞
每周維護:
潤滑導軌和傳動部件
檢查皮帶張緊度
校準運動平臺精度
每月維護:
全面檢查電氣連接
更換磨損的密封件
備份系統參數和程序。
常見故障排除
出膠不均勻:
可能原因:針頭堵塞、膠水氣泡、氣壓不穩
解決方法:更換針頭、真空脫泡、檢查減壓閥
點膠位置偏移:
可能原因:機械振動、程序錯誤、工件定位不準
解決方法:加固設備、檢查程序、改進夾具
膠水拉絲:
可能原因:膠水粘度高、回吸功能失效、針頭過大
解決方法:調整膠水溫度、檢查回吸閥、更換小號針頭。
二、高級操作技巧
1. 復雜軌跡編程方法
路徑規劃原則
連續點膠路徑應避免急轉彎,保持速度穩定
對于復雜圖形,采用分段編程再組合的方式
拐角處適當降低速度保證膠線均勻
特殊功能應用
三維點膠:
利用Z軸高度變化實現立體點膠
適用于有高度差的工件表面
螺旋點膠:
通過X/Y軸聯動實現螺旋形膠線
常用于圓形密封要求高的場合
點陣點膠:
程序化排列點膠位置
適用于需要分散粘接的應用。
2. 不同膠水的工藝調整
UV膠點膠要點
需避光保存和使用,防止提前固化
點膠后需立即進行UV光照固化
建議使用黑色不透明膠管
硅膠處理技巧
高粘度硅膠需使用螺桿閥點膠
適當提高氣壓和點膠時間
工作環境保持恒溫恒濕
雙組份膠水混合
嚴格控制混合比例(如10:1或1:1)
混合后需在適用期內完成點膠
定期檢查靜態混合管是否堵塞。